东莞的按摩水有多深啊?本想着来个正经八百的放松,谁成想一不留神就掉进了”包养”的坑里。这位技师姐姐可真是个人才,三下五除二就把按摩生意升级成了包养服务。这波操作,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咱们先捋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有位仁兄在平台上下了个按摩单,想着来个舒筋活血、放松身心。结果倒好,来的技师不按套路出牌,一开口就是3980包养10天。这价格,啧啧,怎么说呢?不贵吧,但也不便宜。关键是,这还是按摩吗?这分明是变相推销”特殊服务”嘛!
平台这边一听这事儿炸锅了,赶紧跳出来撇清关系。说这是技师的个人行为,跟平台没关系。得,这甩锅的本事可真是一流啊!还说要深入调查,上线鉴黄师,发现就开除。哟,这套路可真熟练啊!怎么听着那么像是事后诸葛亮呢?
网友们可不买账,纷纷吐槽:”谁都知道的还解释”,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还有人说:”员工私下行事与平台无关”,得了吧,这锅甩得也太干净利落了。平台难道就没有监管责任?就不用为自己的用户负责?
有意思的是,还真有人怀疑这是一出精心策划的营销戏码。”我怀疑这是打广告。”啧,要真是这样,那这营销手段可就低劣了点儿。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博眼球,这不是饮鸩止渴吗?眼下是赢了流量,长远来看可是把口碑给搭进去了。
说实在的,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查查。到底是平台在打擦边球赚流量,还是个别员工行为失范?如果是前者,那可真是行业的悲哀;如果是后者,平台也别急着撇清关系,毕竟”家贼难防”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给咱们敲了个警钟。这年头,啥服务都能搞出花样来。你以为是单纯的按摩,人家可能早就把主意打到你身上了。所以啊,出门在外,多个心眼儿总没错。特别是像按摩这种贴身服务,更得留神。
再说了,这种事儿也不能全怪平台或者技师。咱们消费者也得有点自觉。你说你,好好的按摩不享受,非要往歪门邪道上想,这不是给人可乘之机吗?老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这种情况,咱就得摆明态度:来都来了,那就好好按摩,别整那些有的没的。
说到底,这事儿反映出来的问题可就大了。一个是监管的问题,平台对自己的技师究竟有多少约束力?另一个是行业乱象,为什么按摩总是跟某些特殊服务挂钩?还有就是消费者的心态,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按摩就该附带”额外服务”?
这么一想,还真是细思极恐。本来是件多么简单的事儿,硬是被搞得乱七八糟。按摩不好好按摩,非要整些有的没的。平台不好好管理,非要装聋作哑。消费者不好好消费,非要往歪了想。这都什么事儿啊?
所以啊,奉劝各位,以后再去按摩可得长点心。别一听到包养就走不动道,也别一听到特殊服务就走不动道。咱们该干嘛干嘛,按摩就是按摩,别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你情我愿的事儿咱不评价,但是打着按摩的幌子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就不厚道了。
最后,我还是要说,这事儿真得好好查查。不管是平台还是监管部门,都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然,这按摩行业的水,只怕会越来越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