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题,让人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究竟是怎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观念,造就了这种看似荒谬却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想法?而田桂英又是如何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探究竟。
传统家庭:父母的坚决反对
说起田桂英的家世,那可谓是世代相传的贫农家庭。她的父亲田瑞昌,从小就在当地的地主家卖力气为生。虽说是受了些皮肉之苦,但也勉强维持着一家老小的温饱。而田桂英的母亲张氏,则是家中最小的儿媳,自打嫁入田家就受尽了婆婆和姐姐们的冷眼与打骂,更别提什么婆家人的疼爱了。
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里,田瑞昌和张氏都是典型的旧时代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女孩子只需要会些纺纱织布、做家务的活计就够了,读书识字那是男人的事儿。更不用提出去工作赚钱养家糊口,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以当田桂英表达出要去参加火车司机培训的想法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坚决反对。
“开火车?那可是个大活,又脏又累的,哪里是个女孩子能干的活啊!”田瑞昌气冲冲地说,”要是真学会开火车,将来还怎么嫁人?嫁不出去的姑娘可就成了大家话柄了,我是万万不答应的!”
张氏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就是,女孩子要是学那些男人的本事,将来是要被人耻笑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等着嫁个好人家才是上上之选啊!”
对于父母这种根深蒂固的旧观念,田桂英自是有足够的认识。可是,她从参军时就开始萌发自己要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想法。当火车司机这个机会摆在眼前时,她觉得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契机。于是,她暗暗下定了决心,哪怕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她也一定要去报名参加培训。
1946年,15岁的田桂英离开了家乡辽宁省凤城县,独自一个人来到大连市。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贫瘠环境长大的农家女孩,田桂英对这座充满机遇的大都市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初来大连,田桂英并没有什么手艺,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有一段时间,她在一家小作坊里做纺织女工,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点,工资却只有几个大洋。虽然辛苦,但田桂英从未放弃过。她明白,只有努力学习技能,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在这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结识了田桂英,看中了她勤劳好学的品性,主动将她介绍到大连机务段的食堂工作。这份工作虽然也并不轻松,但至少有了一份固定的25公斤高粱米和十几元工资,再加上每天可以领到一份热腾腾的高粱米干饭,对于长期挨饿受冻的田桂英来说,已经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了。
在食堂工作期间,田桂英渐渐发现自己的知识实在是太匮乏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机务段为职工开办的夜校课程。每天工作之余,她都会兢兢业业地复习功课,勤恳用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她的文化水平就有了长足的进步。看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田桂英暗下决心,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0年的一次职工文化活动中,田桂英偶然看到了一张苏联女火车司机的照片。虽然只是一张黑白照片,但那位女司机英姿飒爽、朝气蓬勃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田桂英的脑海里。从那一刻起,她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名女火车司机!
不久之后,田桂英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决心追求梦想的新起点
1950年3月,一则关于大连机务段将面向全市招收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学员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对于田桂英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赐的良机。经过几年的夜校学习,她对知识的渴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而那张苏联女火车司机的照片也一直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是时候该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个新的方向了。
于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田桂英毫不迟疑,第一时间就到大连机务段报名参加了培训。按照当时的政策,参加培训者必须是身体健康、文化课程及格的青年妇女,田桂英恰好符合所有条件。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决定会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田桂英的父母一听说她要参加火车司机培训,顿时大为恼火。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将来能嫁个好人家,而开火车这种”脏累”的活儿,完全不符合她们对于”贤良淑德”的期许。
“你疯了吗?火车司机哪是女孩子能干的活计!”田桂英的母亲张氏当场就拉起脸来,”这样又脏又累,将来谁还愿意娶你啊?你倒是好好想想,万一将来嫁不出去,怎么办啊?”
田桂英的父亲田瑞昌也怒目圆睁:”开火车这种活儿,才是男人该干的!女孩子要是学会了,可就算是不守妇道了。到时候你永远也别想嫁个好人家,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怎么对得起祖宗啊!”
虽然父母的反对意见极具传统观念的影子,但幸运的是,田桂英的几个姐姐们却都表示了支持。这些姐姐们从小就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早早就嫁入他人的家庭,备受婆家人的冷眼与欺侮。到了晚年,她们才深有体会,要想获得尊重,自己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事业。
正是出于这种体悟,她们对于妹妹田桂英的决定是由衷地支持。”你们放心吧,桂英她倔强是倔强了些,但她眼光可是很长远的。”大姐太太拍着胸脯说,”你们看看我们这些没出息的,将来别指望外人给点儿尊重。要是桂英这次能学成开火车,那可就是出人头地了!”
其他几个姐姐也纷纷表示赞同,她们认为田桂英参加培训是件好事,还祝愿妹妹能够学有所成。有了姐姐们的支持,田桂英也就下定决心,要不顾父母的反对,报名参加培训。她暗想,总有一天,自己一定能让父母改变对她的成见……
百折不挠:成功走上火车司机之路
虽然田桂英最终如愿以偿报名参加了火车司机培训,但她面前的路却依旧荆棘丛生。当时的培训课程不仅内容专业、课时密集,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体力训练。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跑三四里路热身;上午学习火车构造和运行原理,下午则是实操练习,学习怎么点火、熄火、送煤、扫烟等。一天下来,田桂英总是累得几乎虚脱。
然而,即便如此艰辛,田桂英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她时刻牢记着自己参加培训的初衷,那就是想成为一名光荣的火车司机,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她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在参加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后,田桂英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实习火车司机的资格。然而,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磨难却来自于铁路职工们的质疑和歧视。
“火车司机可是个大活,她一个小妞儿,怎么可能吃得了这份苦?”
“要是她开火车出了事故,我们谁来负责啊?”
“这不就是自找苦头吗?干嘛非要逞这份能耐?”
面对同事们的这些质疑和嘲弄,田桂英每每都是咬紧牙关默默忍受。她很清楚,自己之所以会遭受这种待遇,无非是因为传统的观念作祟。作为新中国首批女火车司机,她必须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于是,在实习期间,田桂英比任何人都努力。不仅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还会主动要求多加练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也会及时请教前辈们。就这样,田桂英很快就掌握了开火车的全部要领,并获得了师傅们的一致好评。
就在田桂英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了实习考核不久,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发生了。1951年初,中国铁路部门决定,在大连地区首开女性从事火车司机这一行业的先河,并将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正式任命田桂英为大连铁路局第一位女火车司机。
这无疑是对田桂英坚韧不拔意志的最大肯定。即便在家人的反对和社会的质疑声中,她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而是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被正式任命为女火车司机时,田桂英内心无比激动,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时刻秉承严谨敬业的作风,用自己的表现为新中国铁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事业有成:为新中国铁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就这样,田桂英正式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她时刻谨记自己身为先驱者的使命与责任,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那个年代,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确实相当恶劣。除了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之外,还要经常在严寒酷暑的环境下工作。冬天的大连,常常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田桂英不得不在寒风刺骨中手持钢锹,将沿途的积雪铲除。而到了夏天,她又得在烈日暴晒下,专注地观察铁轨是否扭曲变形。
此外,由于当时的火车设备陈旧落后,常常会出现故障。遇到这种情况,田桂英就得临时停车,亲自下去检修。有时候,一修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一夜。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半点怨言。
在事业上孜孜不倦的同时,田桂英也用自己的品德和才干,逐步赢得了家人和社会的尊重。
她的丈夫张秉钊,最初也曾对妻子当火车司机这份工作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体会到了田桂英的不凡之处。不仅工作勤恳,而且对家里的事务也是操持得有条不紊。于是,他改变了最初的成见,完全支持妻子的职业追求。
而在外人看来,田桂英还是一位典范母亲。尽管事业重于泰山,但她从未亏欠过子女的教育。儿子田绍民回忆说,妈妈每次开完长途火车回来,身上总是满是煤烟味,但她一定会首先洗个热水澡,然后就来陪伴自己读书练习。正是这份孜孜不倦的精神,才让他们一家人受益无穷。
就这样,田桂英以其特有的坚韧和勤恳,在铁路系统工作了整整31年。1983年,她光荣离休。但即便退休了,这位曾经的”首批女火车司机”仍然难掩对铁路事业的那份激情。她时常自发地到当地铁路部门进行义务讲课,为新一代的铁路人员们传授自己的丰富经验。
此外,她还努力发挥自己在社区里的威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每到重大节日,她都会组织社区妇女们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此来丰富大家的生活。在她看来,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会因为工作的停止而完全终结。只要珍惜留给自己的时光,把自己当年的精神和理念传递下去,就永远不会”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