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今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享有盛名,但它曾经被邻国抛弃,被认为无足轻重。这个小岛国在独立之初面临重重困难,缺乏自然资源、土地贫瘠、淡水匮乏,外界普遍质疑它能否存活下去。然而,新加坡人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难,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繁荣发展。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又是如何走过的呢?其间充满了哪些曲折与传奇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殖民地时期:英国人的到来
新加坡这座小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默默无闻,直到1819年英国人的到来,才为它拉开了发展的序幕。那一年,英属东印度公司驻印尼明古连的统治者莱佛士奉命在马来亚这一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寻找一处适合建立贸易据点的所在。经过反复考察,莱佛士最终将目光锁定了新加坡岛。
当时的新加坡隶属于马来亚柔佛苏丹国,并非一片无人区。为了能在这里扎根,莱佛士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统治者天猛公阿都拉曼展开谈判。两人经过多番磋商,最终在1819年2月6日签订了一份协议,英国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一个自由贸易港口,作为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前哨。作为对价,天猛公每年将获得英方的年纳金以及一定的贸易分成。
这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新加坡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岛,开始蜕变成一个国际性的重要枢纽城市。很快,英国就着手在新加坡兴建城池,修建港口码头,开辟街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移民纷至沓来,使这座曾经人迹罕至的岛屿热闹非凡。
莱佛士为新加坡带来的,不仅是发展的契机,更有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他废除了苏丹国时代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赋予所有人平等的地位。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贸易的自由政策,吸引了大批华人前来谋生。短短几年,新加坡就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之一。
然而,莱佛士在新加坡并未长住。1823年,因与东印度公司总部发生争执,他被勒令离任。新加坡从此进入了英殖民统治时期,接下来的百余年间,这里将成为英国在东南亚扩张版图的前沿阵地。
人人景行,莱佛士虽然离世已久,但他为新加坡奠定的基础,成为这座岛国后来能够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正是凭借着他当年的识远力与开拓精神,新加坡这枚璀璨明珠才得以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熠熠生辉。
独立曲折:被马来西亚”抛弃”
独立曲折,注定是新加坡这个年轻国家成长历程中最为艰难的一笔。1963年9月16日,原本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加入了由马来亚联邦、北婆罗洲(今沙巴)、砂拉越等地区组成的马来西亚联邦。在种种利益的驱使下,新加坡人当时对于加入这个新的联邦国家抱有很大期望。
然而,合作未满两年,双方就因为一些根深蒂固的分歧而陷入了僵局。分歧的核心在于民族主义的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作为一个华人为主体的城市,新加坡主张在联邦内部推行一种”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平权理念,但联邦政府坚持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马来人至上”的民族主义路线。
分歧在1964年达到了临界点。马来西亚总理东姑阿都拉曼对新加坡地区华人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和种族呼声心存戒惧,他担心如果新加坡继续留在联邦,将会削弱马来人在国内的主导地位。
1965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在8月9日召开国会就新加坡离联的问题进行表决。在随后的国会投票中,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的过半结果,新加坡被正式”逐出”马来西亚联邦。
就这样,年仅21岁的新加坡被迫从马来西亚母体分离,开启了一个前途未卜的独立之路。当年8月9日,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在记者会上哽咽流泪,他说:”在我们最幼小最脆弱的时候,我们被抛弃了,今后将会怎样,将是一个未解之谜。”
面对突如其来的独立,新加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生存问题。作为一个仅719平方公里的岛国,缺乏自然资源,工业基础薄弱,连淡水供应都无法自给自足。战后的新加坡更是遍地颓垣断壁,民不聊生。
独立带来的不仅是生存危机,同时也给这个年轻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谋求发展?如何保卫独立?如何确立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这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摆在面前,等待着新加坡去应对。
也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开启了自己的奋斗征程。面对曾经被邻国抛弃、被认为无足轻重的命运,新加坡人用汗水和实际行动去书写了一段传奇。
艰难时期:应对资源短缺的智慧
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着一个个有待解决的难题。除了需要建立新的政权架构,确立国家发展方向外,最突出的就是资源短缺问题。
作为一个仅719平方公里、由6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新加坡在独立之初的自然禀赋十分有限。缺乏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是新加坡当时最大的短板。更为严峻的是,新加坡甚至连最基本的淡水资源都面临巨大缺口。
独立前,新加坡一直依赖着来自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淡水供给。但随着与马来西亚的”分手”,这一渠道被切断,淡水供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65年,新加坡只有4座小型蓄水池,蓄水量仅340万公吨,仅能满足当时人口的60%需求。
面对这一燃眉之急,新加坡政府当机立断,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来应对水资源短缺。
新加坡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共有4座大型海水淡化厂投入运营。2005年,新加坡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海水淡化膜技术,使得淡化成本大幅下降。
新加坡还通过节约用水、中水回用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对淡水的需求。仅以新加坡最大的租户组屋为例,单单通过重复利用冷气滴水,每年就可节约150万吨淡水。
一系列出色的举措,使新加坡目前60%左右的淡水供给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而解决资源短缺的措施,不仅局限于淡水一项。面对狭小的国土面积,新加坡想尽一切办法去扩充土地储备。从1960年代开始实施大规模填海造地工程,新加坡以”反客为主”的姿态,将原有国土面积从581平方公里扩大到如今的724平方公里,新加坡岛面积也由最初的582平方公里增加到697平方公里。
发展之路:立足地理位置的战略布局
穷则思变,新加坡在独立初期面临种种资源匮乏的困境,但与此同时,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这个年轻国家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道。
新加坡坐落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屹立于亚洲和世界主要航运线路的十字路口。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海运和空运交通的重要樞纽。
十九世纪英国人在新加坡建立殖民地时,就是看中了其成为区域贸易转口港的潜力。可以说,古往今来,新加坡的发展命脉就寄托在发挥其海上交通枢纽作用上。
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将之打造成”海运中心”。通过大规模新建港口码头、引进先进装卸设施等措施,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每年货物吞吐量超过6亿吨。
与此同时,新加坡不失时机地抓住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机遇,将航空公司新航集团打造成东南亚地区实力最强的航空公司,樟宜机场更是跻身全球最大的航空枢纽之列。
凭借地理区位优势,新加坡成功发展起国际转口贸易和航运枢纽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但仅仅依赖这两大传统产业是难以支撑长远发展的,新加坡随后将目光投向了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加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大举招商引资,吸引了无数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兴办半导体、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短短几十年间,新加坡便成功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功转型,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新加坡支柱产业。
此外,新加坡还致力于发展金融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构建起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综合运用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新加坡成功走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在世界格局中确立了自身的独特位置。

新加坡:曾被邻国抛弃,刚开始被认为无足轻重,如今却是发达国家

国防现代化:从”钉子换钉子”到自主建军
作为一个年轻的城邦国家,新加坡在独立初期军事实力存在严重不足。面对来自邻国潜在威胁,构建自身国防力量迫在眉睫。
1965年8月,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分家”后不久,马来西亚便单方面撕毁了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协议。新加坡唯一依赖的是从英国”继承”下来的一小支步兵营。
形势的严峻迫使新加坡不得不自主建军。1966年,新加坡正式成立新加坡武装部队,开启了自身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起步阶段,新加坡军队连最基本的装备都短缺。当时新加坡军人常说的一句俏皮话是”钉子换钉子”——他们只能用钉子换别国的旧钉子,来充当手榴弹的替代品。
虽然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但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国防建设,不遗余力地从以色列、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大量引进军事装备和技术,逐步壮大军队的战斗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国防建设开始走上正轨。1971年,新加坡购进了第一批20架美制F-5E”虎式”战斗机,空军现代化有了一个开端。
1975年,为了确保海运的安全,新加坡建立了海军部队,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潜艇、驱逐舰等各型舰艇的强大海上力量。
1976年,继空军和海军之后,新加坡的陆军也全面现代化。新加坡大规模引进美制M109A1型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和遥控反坦克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未来几十年间,新加坡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引进或自主研发多种先进武器装备,军备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
在军事顶层建设方面,新加坡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人才方面,新加坡大力发展自身的武器研发和维修队伍,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同时,新加坡还大批输送年轻军人到海外世界一流军事院校深造。
新加坡还积极参与联合军演,与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军事力量开展反恐演习等各项军事合作,切实将本国军队纳入世界反恐和维和的大格局,有效提高了部队的实战能力。
经过多年建设,新加坡如今已成为东南亚地区为数不多的军事强国。虽然军队规模较小,但现代化程度很高,综合作战能力不容小觑。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成为维护这个城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