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这四个字既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也是她人生经历的写照。当年年仅9岁的王玉龄,在日军的铁蹄下流离失所。17岁时她嫁给了年长25岁的张灵甫,本以为能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谁知命运还有更多的考验在等着她。丈夫死于国共内战,她一夜之间成了寡妇,拖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步步维艰。一度她曾想结束一切,幸免于难。后来她辗转来到美国,在异国他乡打拼,始终心系祖国。就在她以为再也回不了家的时候,奇迹发生了。24年后,她终于再一次踏上神州大地,而今她更是站在丈夫当年战斗的地方……写下那四个字的到底是怎样一番经历?她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
动荡少年:抗战年代的流离失所
1937年的那一年,日军的铁蹄踏遍了中原大地。在远离前线的湖南长沙,一个9岁的小女孩被迫离开了温暖的家园。她就是王玉龄,出身于一个商人世家。
自幼生活在长沙的王玉龄,记忆中的家乡是一座宜居安逸的城市。街道两旁种满了青翠的法国梧桐,夏日傍晚,绿荫与凉风总能带来宁静与惬意。不远处就是湘江,江面宽阔平静,偶有渔船飘荡,船夫高歌。父亲偶尔也会带着她去河边游玩垂钓,那是她孩童时代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遥远的北平、天津的战火,很快就会波及这片太平之地。1937年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华的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拉开序幕。8月13日,日军发动淞沪会战,直逼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为了躲避日军的猛烈轰炸,王玉龄一家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家园,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在逃亡的路上,王玉龄亲眼目睹了太多日军的暴行:家破人亡,惨不忍睹。一幕幕关于日军暴行的画面,深深地刻印在了她的记忆里,从此她对日本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逃亡多年,流离失所的生活也让小小年纪的王玉龄看尽了人世沧桑。
1945年8月15日,在贵阳求学的王玉龄得知了抗战胜利的喜讯。她和同学们欢腾雀跃,在校园里欢庆游行。这个孩子以为,从此再也不会有战火硝烟,能安居乐业。谁知命运还将再次无情考验着她。
抗战胜利后,王玉龄一家返回了长沙。她以为从此能过上宁静安康的生活,没想到命运却再次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45年底,国民党和共产党因为统一中国的路线问题产生分歧,双方在谈判破裂后爆发了内战。
1946年,17岁的王玉龄嫁给了年长她25岁的张灵甫。此前张灵甫因杀妻一事被关进大牢,在抗日战争初期险些错过,好在于右任等人力保后获释,投身抗日战场。淞沪会战时,张灵甫表现英勇,在关键时刻亲自冲出阵地,振奋将士士气,打退七次日军进攻。
刚刚步入青春年华的王玉龄对这位大她25岁、英勇抗日的张灵甫产生了由衷的爱慕和敬佩。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她将嫁给张灵甫视为人生的最大幸运。可惜这份美好的婚姻注定遭受命运的无情考验。
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张灵甫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74师在山东孟良崮遭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围困。尽管张灵甫一度抱有侥幸心里,期望蒋介石的大军增援,但这个期望最终化为泡影。面对人民军队的重重包围,张灵甫于1947年5月无计可施,只能选择自杀以谢罪于天。
王玉龄得知噩耗时,已是几个月之后。当时她怀有身孕,年纪尚轻,一下子成了寡妇。从此她开始了漂泊的生活,靠微薄的抚恤金和亲朋好友接济度日。
蒋介石当局为了维护军心,到处宣扬张灵甫是为"党国殉节"的"英雄",但王玉龄清楚丈夫是走投无路的自杀。她曾质疑丈夫的愚忠,认为他死于一个背弃人民的政府,实在是枉费性命。
蒋介石一味吹嘘张灵甫英雄人物的形象,却从未真心善待他的遗孀儿女。王玉龄领取的抚恤金微薄,生活拮据。为了不丢蒋介石的"面子",不让人说国民党亏待"烈士遗孀",他不允许王玉龄外出谋生。
王玉龄一家随着国民党溃逃到了台湾,生活雪上加霜。每月发放的口粮都严重不足,一家三口常常吃不饱。一度王玉龄精神恍惚,试图服毒自尽,幸亏母亲及时赶到,救了她一命。
母亲的哀号和儿子的啼哭令王玉龄心如刀绞,她对丈夫的愚忠心生怨恨。是张灵甫一意孤行,将他们一家母子置于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地。
寡妇重生:美国打工好生活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失利,王玉龄跟随政府残余军队撤至台湾。在那个阴冷、潮湿的小岛上,她度过了十几年最为艰苦的岁月。
为了维持一家三口的温饱,王玉龄不得不在高雄一家工厂打工。每天她要在缝纫机前坐上十几个小时,双眼直视机器针线运作,双手缝制衣物。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报酬微薄,但她别无选择。
台湾当局对国民党残余军人的遗属们漠不关心,抚恤金寥寥无几,王玉龄一家只能靠自己的勤劳维生。每个月她拿到的薪水除去房租和伙食费,几乎所剩无几。为了节衣缩食,她从不在饮食上破费,家中吃的永远是最普通的米饭菜汤。
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残酷的生存现实,让王玉龄终日郁郁寡欢。她回想起当年嫁给张灵甫时的美好憧憬,不禁痛恨丈夫的愚忠和执迷,最终导致一家四口流离失所、生活窘迫。
在台湾的那些年里,王玉龄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曾想过不再活下去,但每当她看到年幼的儿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儿子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就在王玉龄准备放弃一切希望之时,一个转机出现了。1971年,她的母亲获准前往美国定居,并为王玉龄一家申请了移民签证。经过层层审核,王玉龄和儿子终于在1972年抵达了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抵达美国后,王玉龄找到了一份缝纫工人的工作。虽然只是份最普通的体力劳动,但比起台湾时的工厂,工资和环境条件都要好很多。王玉龄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几年后,王玉龄终于凭借勤劳和节俭,攒够了一笔钱,在洛杉矶开了一家小小的缝纫作坊。她自己雇了几名工人,开始了自己当老板的日子。从此,她不再需要为温饱而操劳,生活终于有了改观。
在美国期间,王玉龄时刻牢记着自己曾在日军手下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对日本人和日货深恶痛绝。她从不使用任何日本产品,甚至将同乡朋友们送给她的日货统统退回。同时,她还资助了不少在美国生活拮据的中国同胞。
在美国生活了24年后,王玉龄终于在1996年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当她走下飞机,望着异乡重游的北京城时,心情百感交集。这座城市曾经是她多年前逃难的起点,如今它已是中国统一后的首都。
王玉龄回国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次看一眼丈夫张灵甫牺牲的地方——孟良崮。但由于种种原因,她的这个心愿一直难以实现。直到2007年,一个机会终于出现了。
那一年,粟裕将军的侄子邀请了王玉龄一同前往孟良崮。粟裕和张灵甫曾是国共内战时对立双方的将领,双方在孟良崮一决高下。如今粟裕的亲属邀请张灵甫遗孀前往旧战场,其中不无化解旧怨、实现和解的用意。
王玉龄当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虽然年事已高,但她依旧渴望能亲眼看看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于是,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行程。
几经辗转,他们终于抵达了孟良崮。当王玉龄站在这片曾经温泉肃杀的土地上时,不禁浮想联翩。她想象着当年张灵甫率领数万国民革命军在这里同共军周旋,最终兵力渐渐削弱,食品弹药告罄,走投无路的绝境场景。
王玉龄看到了原先的阵地遗迹和沟壕,步行在当年残酷战事的地方,感慨万千。有一段时间,她对丈夫的忠君一意曾耿耿于怀,但如今她觉得张灵甫已不可再责备。毕竟那是一个动荡年代,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只能说命运太残酷,让双方走上了对立的道路。
在祭奠张灵甫的时候,王玉龄当众写下了"和平统一"四个大字。这不仅是她一生所追求的愿景,也是丈夫当年殉国的初心。她希望通过这四个字能够化解国共两党的旧恨,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人已逝去,理念永存。王玉龄相信,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当年的将士,他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国家终于重新统一,她希望昔日仇恨可以从此化解,两党人士能够同心同德,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晚年回顾:走过坎坷终抵家园
在重游孟良崮后,王玉龄的生活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回中国大陆。她开始频繁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国内。
即便年事已高,王玉龄依旧活跃在社会各界,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她经常被邀请前往学校、军营,向年轻一代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传播和平统一的理念。每当讲到自己九岁时被日军的铁蹄赶出家园时,她都会掩面垂泪。不过,她也常常对学生们说:"虽然我经历过战火硝烟,但我从未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存有仇恨之心。"
除了巡回演讲,王玉龄还写了一本回忆录,详细记录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从小在战火中失去家园,17岁嫁给年长25岁的张灵甫,丈夫在内战中殉难后流离失所,举家移民美国打工度日,直至晚年重返祖国。这一路的艰辛看在当代年轻人眼里,简直如同一部战争年代的传奇。
尽管人生曲折离奇,但王玉龄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怨恨。相反,她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年代,呼吁人们要化干戈为玉帛。在她看来,维护和平统一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国泰民安,人们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中国大陆的这几年里,王玉龄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她常常参加一些统一祖国的论坛,为两岸统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期望。
2019年9月22日,已经91高龄的王玉龄在北京的家中与世长辞。临终前,她说:"我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祖国彻底统一。"说罢,她便离世了。
在遗嘱中,王玉龄将自己的骨灰一分为三:一份撒在张灵甫曾战斗过的孟良崮,一份撒在曾经流离失所的家乡长沙,最后一份则埋在北京九龙山下。她希望自己的骨灰能永远铺陇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之上,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尾
有人称赞王玉龄是一位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杰出化身。然而在她生前,她从未这样自居。王玉龄说,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曾在动荡年代经历过战火劫难的人,一个从小就梦想着和平统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