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夏天,江苏省徐州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的到来,让整个徐州市都为之振奋。他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在这次视察中,毛主席与徐州地委书记胡宏有了一次难忘的会面。
会面中,毛主席问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耐人寻味的问题:”四”加”南”读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考验了胡宏的知识储备,更体现了毛主席对地方文化和民俗的深入了解。胡宏的回答似乎让毛主席很满意,但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背后又有什么深意?
这次会面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工作汇报,更是一次历史性的对话。它不仅反映了毛主席对基层工作的关心,也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那么,这次会面的全过程是怎样的?毛主席还问了哪些问题?他对徐州的发展又有什么指示?
毛主席抵达徐州
1956年7月的一个炎热夜晚,徐州市突然接到一个紧急通知。毛泽东主席的专列将于深夜抵达徐州站,要求地方领导前往接见。这个消息如同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徐州市委。
时任徐州地委书记的胡宏正在办公室加班,当他接到这个消息时,震惊之余又感到莫大的荣幸。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忙打电话通知专区专员梁如仁。两人简单商议后,决定立即动身前往火车站。
夜幕低垂,徐州站台上灯火通明。胡宏和梁如仁早早来到站台,焦急地等待着。虽然已是深夜,但站台上依然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工作人员来回穿梭,检查着各项准备工作。
大约过了20分钟,远处传来了火车汽笛的鸣响。胡宏和梁如仁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目不转睛地盯着铁轨的尽头。随着汽笛声越来越近,一列漆黑的专列缓缓驶入站台。

56年,毛主席视察江苏,接见徐州地委书记:"四"加"南"读什么

专列停稳后,车门缓缓打开。毛主席的随行人员先行下车,随后引导胡宏和梁如仁登上了车厢。两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毛主席的办公车厢。
推开车厢门的那一刻,胡宏和梁如仁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只见毛主席正坐在一张长条桌前,桌上铺着洁白的台布,摆放着几支香烟和烟灰缸。整个车厢布置得像个简朴的会议室,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感觉。
看到两人进来,毛主席立即站起身,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他主动向前几步,与胡宏和梁如仁一一握手。毛主席的手掌宽厚温暖,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握手之后,毛主席热情地邀请两人就座,并亲自为他们递上香烟。
坐定之后,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想了解一下徐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深更半夜把你们俩叫来,影响休息了。”这句话立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化解了胡宏和梁如仁心中的紧张。
胡宏连忙回答:”能见到毛主席,当面听您老人家的指示,我们都非常高兴。”话音刚落,一位女秘书走进车厢,将铅笔和纸放在毛主席面前,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毛主席拿起铅笔,看向胡宏,和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何时参加革命工作的?”
胡宏挺直腰板,恭敬地回答:”报告主席,我叫胡宏,古月胡、宏伟的宏,重庆人,1937年在陕北吴安堡青年集训班时参加的革命工作。”
毛主席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神色。他说:”你和朱总司令算是老乡喽。你以前见过我吗?”
胡宏如实回答:”没有机会见您,这是第一次见您老人家。”
毛主席微笑着,用铅笔在纸上记下了胡宏的名字。这个细节让胡宏感到无比温暖,他意识到,尽管毛主席日理万机,却依然如此关心基层干部,记录每一个人的信息。
接下来,毛主席开始询问徐州的具体情况。他问道:”徐州专区管辖几个县,有多少耕地、人口啊?”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却涉及到了徐州的基本情况,体现了毛主席对地方发展的关注。
胡宏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徐州专区是于1953年1月成立的,1955年2月以前,管辖丰、沛、萧、砀山、铜山、邳、睢宁、新沂、东海、赣榆10个县和新海连市。1955年3月,将萧县、砀山两个县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了,现在还辖8个县1个市。全市区共有1703万亩耕地,503万人口。”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说:”徐州专区管辖的地方不小么。”随后,他又问道:”划走萧县、砀山,划来什么县呢?”
胡宏补充道:”划来盱眙、泗洪两个县。”
毛主席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说:”萧县、砀山划走了,你们江苏不要以为吃亏了。盱眙是楚霸王立的都城,泗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陵,这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
这番话让胡宏和梁如仁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毛主席对地方历史如此了解,而且能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行政区划的变化。这不仅体现了毛主席渊博的学识,更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深夜谈话的主要内容
谈话进行到这里,气氛已经变得轻松了许多。毛主席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继续询问徐州的情况。他问道:”徐州的工业情况如何?”
胡宏简要汇报道:”徐州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目前主要有煤炭、机械、纺织等行业。其中,煤炭产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但产量还不够高。”
毛主席点点头,说:”煤炭是工业的粮食,要大力发展。徐州地处华东,交通便利,发展煤炭产业有很大潜力。”
接着,毛主席又问起了徐州的农业生产情况。胡宏详细介绍了当前的粮食产量、主要作物种类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毛主席听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强调要注意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结构。
谈话中,毛主席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你们这里有什么特产吗?”
胡宏回答说:”徐州有几样特产,比如云龙山的酥梨、沛县的大蒜、邳州的大米。其中,云龙山酥梨是最有名的。”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说:”云龙山酥梨我听说过,据说很甜很脆。你们要好好发展这些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打响徐州的名气。”
谈话进行到深夜,毛主席丝毫没有倦意,反而越发兴致勃勃。他忽然问道:”胡宏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四’加’南’读什么?”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胡宏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答道:”主席,’四’加’南’读’柳’。”
毛主席露出赞许的笑容,说:”回答得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胡宏解释道:”在汉字中,’四’字的下半部分加上’南’字,就组成了’柳’字。这是我们中国文字的独特之处。”
毛主席点头说:”不错。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意。它体现了汉字的构造原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懂得政治、经济,还要对文化有所了解。”
这番对话不仅展示了毛主席对汉字文化的深入了解,也体现了他对干部全面发展的要求。胡宏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决心。
随后,毛主席又询问了徐州的教育情况。胡宏汇报说:”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扫除文盲。但高等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只有几所中专学校。”
毛主席听后,意味深长地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应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徐州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谈话接近尾声时,毛主席提到了水利建设的问题。他说:”徐州地处淮河流域,水患历来是个大问题。你们要特别重视水利建设,既要防洪,又要抗旱,还要考虑到灌溉和发电的需求。”
胡宏认真地记下这些指示,表示一定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最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徐州是个好地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你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徐州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古老的徐州焕发新的生机。”
这次深夜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内容涵盖了经济、文化、教育、水利等多个方面。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给胡宏和梁如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谈话结束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尽管时间已晚,但胡宏和梁如仁丝毫感觉不到疲惫,反而觉得精神振奋。他们恭敬地向毛主席告别,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激情走出了车厢。
毛主席对徐州发展的指示
深夜谈话结束后,毛主席并未就此休息。他在车厢内继续工作,仔细思考着徐州的发展问题。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召集了一个小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胡宏和梁如仁,还有几位随行的中央领导同志。
会议一开始,毛主席就直奔主题:”昨晚我和胡宏同志、梁如仁同志进行了深入交谈,对徐州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今天,我想就徐州的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毛主席谈到了徐州的经济发展问题。他说:”徐州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特别是煤炭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进一步提高煤炭产量,同时注意改进开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接着,毛主席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徐州地处华北平原南端,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同时,要注意发展特色农业,如云龙山酥梨、沛县大蒜等,打造徐州的农业品牌。”
在谈到水利建设时,毛主席特别强调了其重要性:”徐州历史上多遭水患,治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统筹考虑防洪、灌溉、发电等多方面需求,建设综合性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要加强对淮河的治理,确保徐州及周边地区的安全。”
关于教育问题,毛主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继续扫除文盲。同时,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考虑在徐州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为徐州及周边地区培养高级人才。”
毛主席还特别提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要重视这些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又要让它们为当代发展服务。比如,可以开发一些文化旅游项目,既能保护文化遗产,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在交通建设方面,毛主席指出:”徐州是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要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网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谈到工业发展时,毛主席提出了新的思路:”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煤炭、机械、纺织等产业,还要注意培育新兴产业。可以考虑发展与煤炭产业配套的化工产业,形成产业链。同时,要注意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的环境问题。”
关于城市建设,毛主席强调要注意协调发展:”徐州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但不能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要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要处理好城乡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最后,毛主席谈到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会议结束时,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徐州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华东地区的发展。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贯彻这些意见,把徐州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时,也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胡宏和梁如仁认真记录了毛主席的每一条指示,表示一定会认真落实。他们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将这些指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推动徐州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徐州领导人的落实措施
毛主席的专列离开后,胡宏和梁如仁立即召集徐州市委常委会议,传达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与会者逐条讨论了毛主席的每一项指示,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市委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煤炭产业升级小组。这个小组由市长梁如仁亲自挂帅,成员包括煤炭、机械、地质等方面的专家。他们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提高煤炭产量,同时改进开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个月,就深入到徐州各大煤矿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农业发展方面,市委农业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了一支由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和优秀农民组成的团队,开始在全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对于云龙山酥梨和沛县大蒜这两个特色农产品,市里专门制定了发展规划,包括扩大种植面积、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
水利建设是毛主席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胡宏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水利工作会议,邀请了省水利厅的专家参加。会议决定启动”徐州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淮河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城市防洪等多个子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市里还特意从外地聘请了几位水利专家担任顾问。
在教育方面,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筹建徐州师范学院。这所学校的定位是培养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为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教育事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市教育局加大了扫盲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扫盲月”活动,动员各界力量参与到扫盲工作中来。
文化遗产保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市文物局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文物保护小组,对全市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徐州市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既要保护好现有的文物,又要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交通建设方面,市里立即启动了”徐州交通枢纽提升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改造升级现有的公路和铁路,同时规划建设新的交通线路。特别是,市里决定加快徐州机场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实现通航,进一步提升徐州的交通枢纽地位。
在工业发展方面,市经委牵头制定了《徐州市工业发展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构想,希望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城市建设方面,市规划局迅速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强调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新的规划特别注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干部队伍建设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市委组织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干部下基层、开展专题学习、选派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等。特别是,市里决定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为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委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督查制度。每个月,都要对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很快在徐州掀起了一股发展热潮。各级干部群众都感受到了变化的气息,干劲十足。特别是在基层,许多干部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徐州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潜山村,一位叫刘大爷的老党员主动找到村支书,提出要把自家的一块地捐出来,用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这一举动在村里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又有几位村民跟进,使得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在徐州矿务局,一位年轻工程师提出了一个改进采煤技术的新方案。这个方案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快就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点。试点结果显示,新方案不仅提高了采煤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风险。
随着一系列落实措施的实施,徐州的面貌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在毛主席视察后的五年里,徐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徐州的煤炭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徐州的煤炭产量在五年内增长了近50%,而安全事故率却下降了30%。特别是由年轻工程师提出的新采煤技术,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引起了全国煤炭行业的关注。
农业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振奋。云龙山酥梨和沛县大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这两种特色农产品已经打入全国市场,成为徐州的”名片”。此外,粮食产量也实现了稳步增长,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利建设方面,”徐州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淮河徐州段的堤防得到加固,新建了一批水库和灌溉设施。这些工程不仅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一次突发的暴雨中,新建的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洪灾。
在教育领域,徐州师范学院如期建成并开始招生。学院的建立不仅为徐州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还带动了整个徐州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扫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的文盲率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徐州市成功申报了几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发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其中,汉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尤其引人注目,它不仅保护了汉代文物,还生动再现了汉代生活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
交通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徐州机场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同时,多条新建和改造的公路、铁路投入使用,进一步巩固了徐州的交通枢纽地位。这些交通设施的改善,为徐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工业发展方面,徐州成功建立了几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项目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徐州的工业结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建设方面,徐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一批公园和绿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措施,徐州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那些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的干部,为徐州带来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
徐州的发展成果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派团来徐州考察学习,徐州的一些做法被其他地方借鉴和采纳。特别是徐州在煤炭产业升级、特色农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一次全国性的经验交流会上,徐州的代表介绍了市里在落实中央指示、推动地方发展方面的做法。这些经验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州的发展成果也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徐州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会议认为,徐州的经验证明,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就能取得显著成效。
更为重要的是,徐州的发展为整个华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连接华北和华东的重要节点,徐州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徐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对此,徐州市委、市政府保持清醒认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他们深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五年后的一天,胡宏和梁如仁站在市政大楼的楼顶,俯瞰这座焕然一新的城市。他们回想起五年前毛主席视察时的情景,感慨万千。他们深知,徐州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事要做。但他们坚信,只要继续坚持毛主席的指示,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徐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