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这一次,官宣新代言玩“上衣失踪”的贾玲,狐狸尾巴终于藏不住了

文|菜菜
编|菜菜
“靠着接代言就以为自己有多红了吗”的嘲讽声一浪高过一浪。毕竟,作为一个从来都给人”邋遢大婶”形象印象的喜剧明星,怎么突然就和时尚界的这些大佬攀上关系了?
不过,经过短暂的骚动后,当事情的前因后果被一一挖掘出来,谜底也终于渐渐浮出了水面。原来一切的根源,还得追溯到贾玲去年决心减肥的那个重大决定。
你们别小看了这”瘦身”二字,它彻底改变了贾玲的整个人生道路。如果没有成功甩掉100斤肥肉,今时今日的她,别说代言大牌运动品牌Lululemon了,连台上一展身手的资格都别想拥有。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身材的确是决定性的。当初,贾玲靠着那些爆笑的喜剧作品一炮而红,可发展到后来,过于”野蛮生长”的身材开始成为了她的绊脚石。
一个看起来和街边师傅没啥两样的胖大婶,你指望她能在荧幕上展现出什么高级的魅力形象?更不要说通过”形象代言”为品牌带来价值影响力了。
贾玲的减肥之路所以当繁荣事业遇到了瓶颈,身材问题这一个沉重的絮球时不时会缠住贾玲的脚步,她只有奋力前行,彻底将它甩在脑后。
可是,要减肥对于一个人来说并非易事。尤其是当你已经习惯了多年的生活作风,要强行叫它Unfollow,内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抗拒。
“以前吃火锅超大口,吃什么都不在乎…….可是减肥的时候,对着冰箱都会怀疑自己的斗志。”贾玲也曾在采访中如是说。
一开始的热情过后,坚持减肥就成了一件异常痛苦而漫长的事。明星阵容空前的真人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曾深度探寻过贾玲的减肥心理历程。
其中最难忘的一幕,就是贾玲在房间里痛哭的那一段。受访时,她表示当时真的走投无路,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可最终贾玲还是咬紧牙关熬了下去,靠着执着的毅力,终于一步步熬到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瘦下来的贾玲,彷佛是离开了芭蕾舞剧院太久的舞者,重新展现了她一身的风采和精神气质。没想到一朝煌,竟然被顶级时尚品牌Prada看中,双方一拍即合签下了第一份代言合约。
这件事一经传出,立马引发了舆论的另一波狂潮。毕竟,把奢侈品品牌Prada和喜剧女星贾玲联系在一起,委实存在着一些格格不入的违和感。
除了名声上的位阶差距,就连两者的审美气质都有着天壤之别,难免让人产生一些狐疑:Prada品牌方是不是暂时缺乏时尚品味,才会做出如此看似”另类”的决定?
实际上,这只是外界的一厢情愿罢了。作为时尚领域的领军者,Prada的品牌团队显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之所以看中贾玲,纯粹是被这位曾红极一时却依旧保持谦逊低调的明星所吸引。
在他们看来,贾玲的人物形象散发出一种独有的韵味和气质,正符合Prada这个品牌倡导的”不做作、什么都是本色”的品牌理念。这种”随性”与”洒脱”的气质,将会为Prada在中国大陆地区带来无限的影响力。
所以说当初贾玲能否成功减肥,其实也跟她最终能否代言Prada这样的大品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Prada的认可,相信贾玲自己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和期许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她意识到,过去那个拖沓邋里邋遢的形象已经过时了,未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时尚偶像。
说到代言品牌,Lululemon无疑是贾玲最大的赢家。这个加拿大运动服饰品牌一直以”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品牌调性著称,与贾玲这种经历过人生低潮,却依旧对生活怀有莫大热情的个人故事不谋而合。
所以当贾玲大胆尝试着在宣传片中展现自己的完美腹肌线条时,配上她阳光朝气的神态,立刻就让人有一种清新自然、热情奔放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与品牌理念高度契合的方式,瞬间就征服了Lululemon的营销团队。
嗯,难怪之前就有不少人吐槽说”Lululemon这个品牌才是米林最大的功臣,它给了贾玲前所未有的动力去完成减肥梦想”。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大伙儿都以为贾玲就此开启了个人事业的下一个高光时刻之际,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黑天鹅事件”应运而生,扰乱了整个华丽的计划。
当贾玲新作《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两部电影先后公映后,网上竟然突然爆出了”抄袭”和”质量糟糕”的狂潮。有影评人直指,贾玲此举存在”炒作噱头”的嫌疑,是”为了蹭自己减肥成功的热度”而生产出的”馊主意”。
对于贾玲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创。谁也没料到,两部本已被寄予厚望的”大作”却遭遇了如此狂风骤雨。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不少影迷甚至直接拿它们与”网大罢工”时被撤下的一众烂片相提并论。
你想啊,当红明星的作品遭到如此羞辱,其个人声誉和商业价值能不受到影响吗?大家都清楚,靠着明星的吸粉号召力才能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一旦影响力跌入谷底,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就陷入了胶着。
贾玲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在《热辣滚烫》遭到狂潮的声讨后,她及其团队很快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企图扭转乾坤:
首先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了对自家作品在各大卖场上架的营销力度,号召影迷重新”以审视的角度”观看这部电影;另一方面则谨慎地缓解了舆论的压力,向各界”致歉”并承诺未来将重新”打磨”作品质量。
不过这些作了都还远远不够。就在贾玲团队准备大书特书、推出”导演加长版”的时候,他们似乎突然反应过来,单单靠商业手段是无法扭转乾坤的。所以接下来,他们不得不摆开阵势,计划通过软性手段来重塑贾玲的个人形象。
这场”翻身仗”看起来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而艰难的战役。毕竟,除了要重建作品的口碑之外,贾玲团队甚至必须要从底层做起,彻底改变观众对于贾玲这个”创作者”形象的既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