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阿里巴巴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预赛中,一位来自江苏的中专生姜萍凭借第12名的好成绩,击败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名校选手,一夜之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预赛第一名徐啸宇却鲜有人问津。
姜萍的出色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中专生,能够在如此高手云集的赛事中杀出重围,展现出扎实的数学功底,实属不易。与众多优秀学子一较高下,最终拔得头筹,可谓实至名归。
我们也不应忽视第一名徐啸宇的优异成绩。他不仅在本次预赛中独占鳌头,过往的履历同样十分骄人,从中学至大学,一路高分领跑。
公开资料显示,徐啸宇曾就读于上海著名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该校仅招收上海百余名学生,可见徐当时已是尖子中的佼佼者。
2020年,徐啸宇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专项录取,成为当年该校唯一一名”强基生”。此后他持续优异表现,屡次在重量级赛事中获奖,并于2024年获得北大直博资格,展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和潜力。
从资历和经历来看,徐啸宇无疑已是当代数学奥林匹克赛场上的顶尖高手,本次预赛第一的成绩亦不过是实力使然。但由于他过于”习惯优秀”,反而在今次赛事中被人忽视和遗忘了。
这一现象折射出了当下社会对”常青藤”式精英群体的普遍认知偏差:一旦某人或某事物展现出长期持续的卓越表现,大众便很快失去新鲜感,将之视作理所应当、习以为常,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奇迹”或”黑马”身上。
这样的认知其实存在一定片面性。我们有必要为不同群体和阶层,为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突出代表喝彩,以体现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因此,对于姜萍这样的黑马学子、励志典范,当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褒奖。
我们也绝不能忘记对于长期卓越表现的肯定和关注。实力雄厚、造诣精深的佼佼者,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敬佩,因为他们所付出的常人难以企及的努力才换来当下的成就。

大家都在关注第十二名的姜萍,却忽略了第一名的徐啸宇

像徐啸宇这样天之骄子必将成为未来国家发展和学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如果连社会的”主旋律”群体,也无人问津、无人重视,不啻于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伤害和浪费。
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紧紧围绕着已被”习以为常”的人或事不放;也不能急于求成,对于那些短期的耀眼表现就过度追捧。平衡发展、均衡关注,才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
在赞颂与肯定姜萍等励志典范的同时,我们也当记住并关注那些一如既往优秀、沉甸甸积累深厚学养的人才。用理性客观的眼光审视社会,避免流于偏颇的认知失衡。
数学这一专业领域尤其需要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很大程度上是奠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厚储备。像徐啸宇这样的数学人才,正是支撑国家科研发展的根基所在。
让我们以平等的视角、包容的心态,欣赏并关注每一个在本职岗位上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个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对于这场全球数学大赛,我们更应关注它激发了多少人对知识、对学习的热爱,而非仅仅关注获奖者的排名与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无不蕴含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让我们一同为之喝彩、为之加油!